|
近年見習生制度成功,的確是馬會重新設計培訓程序的良效。從前的見習生,小伙子們考入見習騎師學校,經過多個月訓練後,便獲安排入馬房成為見習騎師,然後由練馬師培育,每每先將欠缺爭勝機會的馬交給他們策騎,讓他們汲取實戰經驗及增加信心,之後再給一些具爭勝實力之馬讓他們搏殺。
如此訓練,使小伙子由出道至畢業經歷一段頗長時間,如賴維銘當年便如此訓練出來,用三四年時間才正式成為大師傅;當然也有強如鄭雨滇,只用一年多便畢業。至於近年的見習騎師,則先在外國受訓一段時間,一面學習賽馬知識,一面在陣上改進騎技,故學成歸來時已非從前十磅仔的策騎水準,而是七磅甚至五磅的騎技,但在港仍獲減十磅自然十分有利,大家看看前季的蔡明紹、甚至上季的蘇狄雄及楊明綸就知道。
不過,上周三谷賽,何澤堯在騎師王開飛時即捧成1.75倍大熱,就算當晚有八匹坐騎,「家橋」更剛在今季谷草首戰取勝,但是否值得熱捧?結果全晚並無交出頭馬,只能取得兩場季軍,場場追捧必定損手離場。我們當然希望馬圈出現更多新星,但如此盲目追捧這些騎技仍欠穩定的小將,實在不值得。希望各位下注在這些見習生身上前,宜三思而後行。
張允峰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