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承接昨日專欄所講,我認為練馬師安排部署手法,比起提升馬匹狀態更具學問。香港賽馬向來是採用評分制的,在這個制度下,究竟狀態是否重要?老實講,重要。然而,無論狀態幾重要都好,亦不及部署手法。
簡單舉個例子,你看看四班降五班之馬,部分至今在港跑了十仗亦不夠,眨一眨眼已跌落第五班。對一匹三及四歲馬而言,若果不是曾有嚴重傷患,又或是質素極之差劣,淨跑年輕力壯經已夠殺。這些馬需要擁有十足狀態才可獲勝嗎?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。除了四降五班出現這個狀況,其實三降四班也差不多,當然,前者的差距始終是現時最大的。
現時馬圈日日變化,練馬師操馬手法層出不窮,我們已不能再拿着過往一套度馬方法,去與現今實際一套相提並論。一來以前資訊不如今日發達,二來現今馬匹水平亦不像過往般參差。若果講狀態,每每很主觀。你覺得肥,我認為壯,根本無特定標準。
然而,若果幾駒實力及各方面條件相近,狀態將會是最後衡量點,事關馬兒各方面條件分不出高下,投X者又硬要下注,不看狀態看甚麼?可是,一牽涉這環節,其實已經不太客觀了。
廖浩賢專欄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