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日前閱報,睇完一篇行家嘅文章,真係有感而發,佢嘅內容大致講到賽馬文字傳媒今非昔比,但另一方面,外國月亮依然係咁圓,如日本的賽馬刊物,整個行頭,報紙或簿刊賣得貴啲,仍然銷情理想,佢仲講到,真係好想此地的行頭,有朝一日可有此光彩。
對於有番咁上下年資的馬友而言,應該經歷過賽馬的火紅年代,筆者年紀雖小,總算有幸感受到當時各界對賽馬的那股熱誠(可能係後現代吧),周圍撲馬牌入場、投注站排隊排到出馬路、出街食親飯梗係有幾枱講緊馬(依家就講緊讓半球一球)、坊間關於賽馬刊物成行成市等,總之,當時成個香港,有關賽馬嘅聲音,滲透性好犀利。
可帶動周邊行業
還記得那年代,讀者群如我,每逢賽前一日,下晝3、4點左右,人人就企定定喺報攤等嗰份賠率早紙,至於排位嗰日,人們就更加熱誠,點會去到目前的境地,幫襯一份可能已經嫌多。其實任何行業如遇上火紅年代,當可帶動埋周邊行頭的經濟,像往日資訊仲未到爆炸的年代,報紙數量多得很(好多張已經消失得冇影冇踪),市民一次過買三兩份視作閒事。究竟賽馬呢行有冇機會重遇火紅年代,整個行業百花放呢?
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再睇得到,起碼可以推動和創造到行內的就業機會,大家唔會愈做愈縮,至此又諗起首歌......夕陽無限好,卻是近黃昏......。
洪禮賢 馬會賽馬節目主持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