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周日新馬短途錦標,只得四駒報名,形勢上是「盈彩繽紛」單挑「美猴王」,好唔好睇大家心中有數。
相比之下,筆者不得不讚澳門的「三歲馬系列」賽,由三場賽事組合成一系列賽事,分別是1200米里斯本新馬錦標、1400米里斯本短途錦標及 1500米里斯本挑戰盃。任何馬匹如在系列賽中勝出三關,馬主會有特別獎金,勝出兩關亦會有安慰獎,因此絕少出現冷場。
其實香港馬會也可以參照一下澳門的做法,把新馬短途錦標分拆為一系列賽事,頭關可以是谷草1200米,次關及尾關則是田草1200米及泥地 1200米,可令到擅長不同範疇的馬匹都有機會勝出,必可吸引更多馬主及練馬師替旗下馬報名。事實上,香港最好的地方是有谷草、田草及泥地三條完全不同性質的跑道,各條跑道也可誕生王者,同時更有機會出現一匹三條跑道均擅長的超級馬,在馬迷之間產生更多話題。
另一方面,筆者也要指出一點,現時頂班甚至達級際水平的泥地賽事仍欠奉,個人認為馬會來季可以試辦泥地系列賽事,包括舉行四場泥地級際賽,跑程分別是泥地1200、1650、1800及2000米,讓擅泥戰的高分馬如「電光能源」等,不會再苦無出路。
張允峰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