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一連十多日寫過短途及一哩賽事後,順理成章,就輪到2000米或以上的長途賽事。
每年十二月香港國際賽日,2000 米香港盃及2400米香港瓶,是兩項水準最高的賽事,但香港的長途馬沒有所謂2000米及哩半馬作區分,尤其看到在國際賽前的熱身賽,只有香港盃預賽而沒有香港瓶預賽,就足以反映出這點了。
對於2000米或以上的中長途賽事來說,香港的發展仍未完整。或者說,香港的水準,暫時不足以與歐洲看齊,就算是面對南半球馬,水準方面仍有一點點距離。我認為有朝一日,香港打吡要進一步增至跑2400米,方可以與其他先進賽馬國家看齊,但不知是多少年之後的事了?
而在上季最佳中距離馬是「閒話一句」,而最佳長途馬則落在「好先生」身上,事實證明「爆冷」年代已告過去。其中「閒話一句」為前年香港打吡大賽冠軍,上季捧走香港盃預賽(香港二級賽)及香港金盃(香港二級賽),此外還在國際一級賽國泰航空香港盃勇奪亞軍,僅負於法國打吡冠軍「萬千景象」,上述四場均是2000米,充分證明是匹不折不扣的2000米專家。
有競爭才有進步
假如你問我,寧願像昔日有「爆冷」般穩接「爪皇凌雨」交下來的棒好?抑或如上季般,百家爭鳴的好,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是後者,始終要某一路程範圍的馬匹質素提升,必定要有競爭,方才有進步。 |
|